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正文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落实五大任务 服务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3-05-26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5月26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落实五大任务 服务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

本网讯:5月26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落实五大任务 服务乡村振兴”——履行社会责任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新闻发布处一级调研员黄海燕主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建成作主题发布,党委委员、副主任卢晓东等人回答记者提问。自治区农牧厅、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同志受邀出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融时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等20余家媒体参加。


image.png


张建成首先代表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各有关部门、各级媒体、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农信社作为党联系农牧民最好的金融纽带,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政治性、人民性注入灵魂、融入血液,始终牢记服务“三农三牧”和民营小微经济的初心使命,不断赋予“挎包银行”“马背银行”“三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持续在最急需、最薄弱、最边远的领域和地方用心用情用力。今天我们公开发布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介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并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就是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生动展现一段时间以来的责任实践。去年以来,全区农村信用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主责主业,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今年4月末,全区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066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405亿元、贷款余额4121亿元。93家机构中,79家税收贡献度、70家存款余额、63家贷款余额在当地金融机构排名首位。


image.png


张建成说,近年来全区农村信用社深耕“三农”沃土,聚焦服务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围绕自治区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和肉牛、肉羊等10个百亿级产业,去年发放各项贷款4836亿元、增长10%。以保经营主体来稳就业保民生,发放小微企业贷款2044亿元、增长11%。拥抱金融科技,启动建设内蒙古农信信息科技中心,全面投运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灾备应用水平步入全国农信先进行列。率先在全区推出社保卡“同卡号换卡”服务,社保卡发行量、社保待遇代发人数均居全区首位。深化绿色发展,发放全区首笔草原碳汇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坚持党建统领,深化政银合作,内蒙古农信女篮取得瞩目成绩,助力把内蒙古正面形象立起来。


image.png



在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关于“内蒙古农信在落实“五大任务”上有哪些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的提问时,卢晓东表示,全区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服务落实好“五大任务”,制定专门实施意见,聚焦服务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一季度末支持全区12个优势特色产业贷款余额达到936亿元,支持133万户传统农牧户、4.4万户家庭农牧场和种养殖大户、2000个专业合作社、3万户合作社社员、500户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生产。立足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绿色贷款余额54亿元、能源保供贷款余额173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00亿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化解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维护经济安全稳定大局。支持口岸建设及对外贸易贷款余额13.8亿元。



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关于“全区农信社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支持政策和具体做法?”的提问时,自治区联社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李涛表示,全区农村信用社发挥乡村振兴的主办行作用,制定“十四五”期间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经营主体,增加信贷供给,优化金融服务,汇聚各方资源,做大资金盘子。特别是落实自治区党委“干部双向挂职交流”部署,选派50名机构干部到当地乡村振兴、农牧业等单位挂职交流,聘任9224名乡镇干部、行政村书记、乡村网格员协助开展基层金融服务,深化“双基联动”,为乡村振兴赋予了新的动能、激发了新的活力。



在回答内蒙古电视台记者关于“近年来内蒙古农信利用自身优势在流动服务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成效?”提问时,自治区联社网络金融部总经理何殿源表示,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素有“马背银行”“挎包银行”之称,自成立之初就有着流动服务的优良传统。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农信社顺应时代发展,把“土背包”升级为“科技背包”,打造“草原金融轻骑兵”流动服务品牌,老百姓可通过全区近2200个营业网点和9000个金融服务点,“足不出乡”办理业务,还可以通过我们的流动服务车、PAD移动办贷等,享受“足不出村”“足不出户”的金融服务。




image.png




在回答《中国农村金融》记者关于“内蒙古农信在新市民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有何成效?”提问时,李涛表示,近年来全区农村信用社发挥点多面广优势,以进城务工人员、青年创业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为重点,专门制定指导意见,设立“96688”24小时服务电话专席,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人口净流入地设立5家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推出“金牛E贷”专属产品,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提供“一站式”综合性金融服务,全力满足这一群体金融需求。截至4月末,已累计支持新市民16万户,贷款余额达到124亿元,成功列入“中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典型案例”。


image.png




(稿源:农信社 责任编辑:张旻

1683777990472273.jpg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营业执照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