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普惠金融 >> 正文

数字普惠‖技术红利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2017-03-02  来源: 全景网   浏览量:
对于普惠金融如何走向完善,轻易贷创始人李昂表示,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合理规划信贷服务费用,在信息披露上更加透明和完善。新金融的核心在于金融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潮流。

    本网讯:2017年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改革要依托“三去一降一补”,而金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随着银监会等部门“换将”,金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将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话题。

    日前,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金融业内人士齐聚人民政协报社,共同求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路。与会人士表示,前所未有的技术红利将推动金融业快速发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广范围的应用,可以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 “任督二脉”。

    根据联合国2005年的定义,普惠金融体系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其最大的挑战在于普惠公益属性与金融商业属性之间的平衡。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在谈到普惠金融的特征时表示,“从单纯的公益活动转变为具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局部的试点探索到世界公认的理念和实践,从单纯的小微信贷到涵盖信贷、储蓄、理财、征信、保险、支付等各领域的普惠金融体系,实现方式从传统人工转变为数字技术。”

    对于普惠金融如何走向完善,轻易贷创始人李昂表示,应当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合理规划信贷服务费用,在信息披露上更加透明和完善。新金融的核心在于金融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潮流。

    与此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还可助力农村精准扶贫。陈龙认为,通过借助数字技术可有效改善农村扶贫工作,如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可增强扶贫工作的透明度,锁定资金来源和受益人,追踪资金流向及使用情况,避免外部干预和篡改,从而增强公信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工作。

    现场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包括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明康,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方方,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等。

    与会人士提出,现阶段经济改革任务繁重,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难以回避的话题。与之相对应,以互联网为基础、大数据为依托的中国新金融领域凭借创新实践,取得《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下简称 《原则》)的制定权。

    《原则》中指出:“以推动数字金融服务为首要工作,促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数字技术之所以成为全球认可的普惠金融实践路径,在于其对金融服务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两大核心作用,最终拓展金融服务边界,让金融能服务更多人、更多商业场景。提升金融服务体验,让所有人能平等地享受便捷、安全、可信的金融服务。

    与会人士认为,当前,应进一步推动政企联合、企业联合、企业院校联合研究,夯实普惠金融发展的技术基础: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的创新研究能力,很可能改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甚至成为决定国家间金融竞争实力的首要因素。

    更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正在尝试在互联网与科技领域有一些创新的做法。

    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杨帆称“金融科技刚翻开第一页”。他表示,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资源却惯性地走向大机构,而互联网金融开辟了新的通道,让长尾流量产生价值,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体量已经有1万亿元的规模。如果把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数据就能真正帮助到客户。

    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则表示,宏观经济当前面临“空”的痛点:产业空心化和资金空转。因此,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金融科技将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如何“唤醒”沉睡的资金?“一方面要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明晰和提升风险定价机制,引导资产定价更加标准化。”

    2015年12月,英国第一家基于手机APP的银行——AtomBank上线,实现了基于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的远程开户。“新技术应用的政策支持,将成为下一步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陈龙称,中国领先的金融企业可以探索国际普惠金融实践,并通过实践深入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


责任编辑/凤鹰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