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商业 >> 正文

互联网趋势下零售银行变革趋势的探索

2017-03-22  来源: 金培盟   浏览量: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新的基础设施,对于银行而言互联网改变了客户的行为和预期,客户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金融服务与应用场景密切结合,客户数据的积累成为新的资源。

本网讯: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新的基础设施,对于银行而言互联网改变了客户的行为和预期,客户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金融服务与应用场景密切结合,客户数据的积累成为新的资源。在互联网趋势下,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边界相互渗透,都在提“转型”,一个称之为“金融互联网”,另一个则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多年以来,零售银行沿着“电子化—互联网化—移动化”的路径开展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并不是互联网技术的转化,而是零售业银行务和“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在发挥银行传统优势的同时,超脱思维定势,重构零售银行服务和业务模式。

那么“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呢?雷军提出的七个字“专注、口碑、极致、快”,周鸿祎提出“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创新”,其它的还有“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等说法。“互联网思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零售银行+“互联网思维”,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互联网思维”应至少涵盖四个方面:用户的思维、专注的思维、平台的思维、数据的思维;并具有以下特点:开放共享、体验互动,数据分析、便捷免费;带来的效包括:长尾效应、免费效应、迭代效应、社交效应。互联网思维意味着民主、公平、人性化,互联网思维与零售银行的结合,天然带着普惠金融的属性。

一、互联网发展促使零售银行业大转变

互联网发展改变了零售银行客户的行为和预期,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加入竞争日益激烈,加上利率市场化等外部因素,导致传统零售银行业在不断的调整与转变。与传统金融体系重网点、重人力、重资本的特点不同,互联网时代的零售银行具有“体验至上、场景驱动、数据为王”的特征,这就带来了下面的几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零售客户发生了变化。

“八零后、九零后”逐步成为银行客户的主力军,该类人群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他们创造了“互联网思维”。作为“网生代”,他们对金融的理解和习惯较老一代人发生巨大的变化,一是金融信息获取渠道更为宽泛;二是互联网及电子产品使用熟练;三是对于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接受度较高;四是消费观念超前,较多的持有信用卡和办理消费贷;五是注重体验和交互,愿意尝试新鲜事务,热衷免费和分享。

第二个变化,零售业务逐步去网点化。

随着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个人金融业务已无需到网点办理。一是支付端,手机银行、扫码支付、智能POS、扫码支付的蓬勃发展;二是负债端,资管产品和投资渠道的线上化与多元化发展;三是资产端,网络信贷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第三个变化,中介的特质逐渐加强。

互联网的特征之一是“去中介化”。银行作为“资金的中介,信用的中介,信息的中介”,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一方面,金融产品与信息来源渠道逐渐拓宽,弱化了银行作为资金中介的地位;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虚假信息过多的新问题。综合来看,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个人客户信息,并且数据质量高,包括与人行征信等外部系统对接,“信用中介”、“信息的中介”职能反而得到了加强。

第四个变化,零售银行经营理念也在改变。

零售银行的经营理念从人员网点扩张、规模利润扩张、产品销售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逐步向细化客户需求、深度客户经营,实现合作共赢的方式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绩效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二是盈利思维向共赢思维转变;三是关系为主向专业能力转变;四是产品推销向合理配置转变;五是被动接受向主动购买转变;六是显性营销向隐形营销转变。

二、“互联网思维”赋予零售银行新理念

“互联网思维”是对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基础架构所带来的管理变革、商业和服务模式变革所产生的新规律、新特点的总结和提炼,对于金融业,特别是与科技和个人紧密结合的零售银行业,“互联网思维”将带来新的理念。

第一“互联网思维”赋予零售银行发展的新理念。

通过“用户的思维、专注的思维、平台的思维、数据的思维”来重新思考和定位传统零售银行业务。

“用户的思维”。银行在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等方面将更加贴近用户,注重客户体验与评价,从简单的为客户办理业务到为充分认知客户->发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向转变。

“专注的思维”。专注才能专业,银行将更加细分行业与客户,并根据特点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包括:产品设计,服务内容、方案策划、业务联动、定制服务等多个方面。

“平台的思维”。银行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场所,银行应该作为全方位服务客户的平台。客户可以基于银行平台,相互合作,整合资源、开拓业务、降低成本,合作共赢。

“数据的思维”,数据是有价值的,数据的价值需要分析和挖掘。银行积累了海量的客户数据,多为客户身份信息以及金融交易信息,数据质量高、时效性好、可参考性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与工具,提取金融产品和客户的特征,通过分析客户业务倾向从而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取潜在客户群体,实现针对性、有效性的客户营销。

在上述四种思维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还要具有“IT的思维”。零售业务与IT结合尤为紧密,应遵循系统开发的规律办事。在产品方案设计、客户营销和拓展、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渠道的建设与合作等方案,可以参照“软件开发的流程”在需求调研,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系统测试,系统上线等方面,统筹管理。

第二“互联网思维”赋予零售银行竞争的新理念

传统银行间零售业务的竞争主要是规模、利润、客户数的竞争。在互联网思维下,零售银行未来的竞争更多将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比整合渠道的能力,传统金融渠道包括:基金、保险、贵金属、信托、第三方支付等,未来零售银行将整合多方渠道,包括媒体、教育、医疗、旅游、出行、消费等等,以银行为中心,通过拓展渠道建立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比产品创新的能力,产品设计将更加专注与客户需求,更加贴近用户使用习惯,更好的客户体验,更短产品创新周期。好用的产品是银行吸引客户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是比增值服务的特色,银行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化、差异化、并具有参与感及互动性的服务,是银行吸引客户的第二种重要手段。

四是比跑马圈地的速度。拓展多样性的渠道、依托优势产品、借助特色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与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实现快速拓展市场与快速拓展客户。

用好“专属”、“免费”、“分享”、“口碑”、“传播”等互联网思维,打造“爆款”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快速的“圈粉”,将是未来银行间零售业务竞争的热点之一。

 三、互联网时代零售银行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时代中零售银行发展关键不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是通过“互联网思维”构建新的经营模式:一是注重线上线下获取与经营客户的能力;二是以互联网新媒体的方式塑造银行品牌;三是零售银行产品向线上加速扩张;四是渠道建设向平台化发展;五是加强对客户社交圈、行为链的渗透;六是通过大数据实现精准化营销。

(一)客户获取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

传统零售银行拓展客户主要依托银行网点,通过阵地营销、外拓客户、礼品回馈、推介会、扫楼扫街插红旗、组织客户活动等多种方式。在互联网趋势下,新客户的获取方面,将会从现有的厅堂和外拓的方式,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一是客户到银行的入口从线下到线上转变。以前客户到银行的入口是网点,现在客户前往银行网点的次数越来越少,银行业务的入口是手机APP、是微信,是第三方平台。随着线上支付,特别是扫码支付的蓬勃发展,传统银行卡刷卡业务也将逐步萎缩,未来微信、支付宝、京东金融等APP软件,将逐步占小额高频消费领域的业务入口。

二是批量获客的主战场将从线下转战到线上。传统批量获客多通过代发工资、拆迁项目、社区营销等方式集中办理。在线上获客方面,银行信用卡业务属于先行者,多家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和京东金融联合推出了小白卡,实现了电商平台到金融平台的用户引流。随着人民银行302号文的落地,线上开立二类电子账户有了制度依据,电商平台的客户批量引流将成为下一步银行竞争的主战场。 

(二)品牌塑造向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

随着“泛90后”崛起,他们接受品牌与广告的方式与传统人群完全不一样,想打动他们必须与他们有共鸣。“泛90后”后是非常典型的互联网原住民,也是移动营销、移动应用的原住民,这个群体内嗜好相对应的品牌就是“族群品牌”而新媒体,就是伴随“族群品牌”发展壮大。

那么什么是新媒体呢?传统意义上报纸、电视、卫视、纸媒、杂志、户外等都归到传统媒体,把网络归为新媒体。从“用户的思维”来看,新媒体内容为王,所以不应按照载体划分,应该按照内容来划分。媒体内容贴近用户心理,吸引用户参与,让用户产生共鸣,用户主动分享传播,最终产生话题,这样才算是新媒体。对于零售银行而言,新媒体传播需注意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演化出与与本行战略规划一致性的,具有特点互联网零售银行互联网品牌。互联网品牌要符合银行的战略规划,要注意是逐步演化,而不是预先规划,另外互联网品牌要具备鲜明的特点,这也符合“互联网思维”。

第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先建立起来一个品牌的雏形,在和客户的互动中,逐步调整和修正。

第三,用户拓展上要看增量而不是看存量,看增速而不是看规模,看铁粉而不是看僵尸粉。自媒体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有1000个铁粉,你就可以躺着挣钱了”。

第四,品牌关注度必须成为业内前三。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如果你的品牌没有鲜明的特色,做不到同业前三的必将被淘汰。

第五,你的对手不是同业是时代。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趋势要善于发现热点,抓住热点,引爆热点。

第六,用“极致的思维”做品牌和产品。产品和品牌是灵与肉的关系,将产品和品牌都做到极致,力求完美,用户自然会追随你,成为“铁粉”。

  第七,多倾听市场、多研究同业。市场永远不会错,品牌的演化过程中要倾听市场的声音,要多研究同业的动态,要缩短品牌管理人员与市场的距离。

第八,大力启用年轻人,大胆创新创意。新媒体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加入到一个年轻人的社群中去,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

第九,将负面信息扼杀在萌芽之中。品牌塑造最忌讳的是负面信息,互联网传播的杀伤力不可估计,一旦出现负面信息,要以最快的速度,不惜代价的消除隐患。

(三)零售银行产品向线上加速扩张。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对于零售银行产品而言可谓“一语中地”。由于银行在经营理念、监管政策、组织架构、渠道建设、技术能力、实施效率、产品设计与推广等方面缺乏“互联网基因”,因而掌握着“数亿庞大用户”、“互联网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巨头对传统银行的进攻,就属于“降维攻击”,第一波就是从产品发起。

“负债、资产、支付结算”传统零售银行的老三样,在面对“互联网巨头+非银机构”的组合节节败退,余额宝、蚂蚁花呗、支付宝的诞生实现了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豪言壮语。“互联网思维”在零售产品设计中无处不在,零售业务老三样也演变出了新花样“负债资管化,资产网贷化,支付结算移动化”,零售银行业务向线上发展,向移动端发展,向客户的体验发展。

第一,负债资管化。余额宝的本质是一种货币基金,而作为个人资产管理工具之一的货币基金之前发展非常缓慢。阿里巴巴依托自身的淘宝和支付宝的平台,以及数亿的客户基础,准确抓住了用户的心理,通过余额宝这支“爆款”产品,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间接地促动了国内银行去储蓄化的进程。 

第二,资产网贷化。从2013年开始的P2P,到2016年爆发的网络消费贷,个人客户小额消费贷款实现了爆炸式的发展。未来个人小额消费金融将网贷化,围绕垂直细分领域内的电商开展,常见包括:租房分期、装修分期、医美分期、旅游分期等,通过白名单的客户准入,交易场景设计,依托大数据分析,交易资金封闭运作等方式,实现风险控制管理。

第三支付结算移动化。手机银行已经取代了网银,而线上支付(含扫码)在消费领域也将逐步取代传统POS业务。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微信、支付宝、京东等应用占据了大量的C端资源,同时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未来银行卡甚至是银行账户的使用频率都将大幅度降低,未来银行账户与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账户,在支付结算领域内将一定程度上融合发展。

银行需要庆幸的是“央妈是亲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陆续发布,让互联网金融在一番“野蛮生长”后,回归金融本质,银行账户体系仍将是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的主流。银行也迎来一段宝贵的“喘息期”,如果银行不抓紧时间转型与改变策略,当互联网巨头通过收购金融牌照完成金融布局,第二波的攻击即将到来 。  

(四)渠道合作向平台建设转变。

零售业的商业逻辑之一是渠道为王,传统零售银行业渠道局限于基金、保险、证券、信托、小贷公司等金融或类金融机构,银行规模越大渠道优势越明显。互联网的平台效应,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三大效应“经济上的成本趋零效应、技术上的聚合涌现效益、社会学意义上出现了时空塌缩效应”,打破了银行固有的渠道的优势。直白点说,第一互联网可快速低成本大量获客;第二海量的用户接入平台后将带来需求倍增和成本降低,第三移动互联网可随时随地办理业务。

互联网时代银行渠道拓展向平台建设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将线下业务向线上进行迁移,而是依据“客户的思维” 以及“平台的思维”,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的解读和重构,建立综合性的客户经营平台,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渠道统筹规划。银行应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渠道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包括对于渠道类型、定位、客群、业态、功能进行统筹规划,要从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的视角,进行全渠道的职能划分与资源配置。

二是客户集中认证。建立统一的客户视图,在多渠道之间打通客户认证体系,实现“信息流”统一管理。可改线客户体验,降低工作量、增加精准营销点,可为动态调整渠道资源和职能提供数字依据,例如建立统一的积分体系。

三是运营流程再造。推动跨渠道运营流程的无缝衔接,将各渠道间的产品以及服务标准化、模块化,实现多渠道、多产品之间的流程组合和数据共享,满足客户随时、随地、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的需求。

四是服务标准一致。打造无缝化渠道体验还需建立规范统一的服务标准,保证各渠道的一致性。包括界面风格一致,交互规范一致,服务质量一致。

五是业态多元拓展。银行作为中介、撮合者、平台方,将多元化的业态作为渠道方引入平台,打造产品、服务、场景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例如:支付平台、融资借贷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媒体营销平台;或者与电商、物流等拥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企业合作,实现客户批量导入。

六是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发挥银行与各行各业密切合作的优势,围绕客户账户、支付结算等交易功能,整合多渠道的资源,资源共享,实现多方共赢。例如:场景一,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自身服务触角的延伸和补充,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业务优势互补;场景二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通过支付结算与供融资服务拓展客户;场景三与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将自身金融产品和服务协同营销;场景四与实体商户合作,快速获取各类新型应用和消费场景,可在多商户间建立积分共享或异业联盟。

互联网趋势下银行间的竞争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平台的竞争。平台的单边效应、双边效应和网络外部性,使平台在银行间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五)社交圈行为链和金融嵌入场景。

互联网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未来零售银行的个人客户的深化经营,一是围绕客户社交圈和行为链深入挖掘;二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场景化的生态圈,让银行服务融入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微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态圈,一种生活方式。微信支付、发朋友圈、点赞集赞、群聊、红包,已经深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通过与客户微信互动,融入客户的社交圈,加深与客户的联系,发掘客户潜在需求,是深化客户经营必要手段。例如:给客户常点赞可以拉近客户距离,通过客户朋友圈发的信息了解客户爱好,和工作生活信息,通过加入客户朋友群可拓展客户的朋友。

银行对客户信息注将从金融交易信息,逐步转向客户行为信息上来。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海量的用户信息,这使得大数据公司沉淀大量的用户信息和行为数据。将客户多个互联网应用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包括:社交类应用、点餐类应用、导航类应用、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等,将组成客户的“行为链”,客户的习惯、爱好、工作和社交信息都可以被采集、被具化、被分类、被分析,为实现精准的KYC提供参考数据。 

 “O2O”的竞争,是场景间的竞争,零售银行间的竞争是金融+场景的竞争。通过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场景化的生态圈,通过“金融+消费”,让银行服务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用餐为例,从客户在线上搜索用餐地点开始,一直到用餐完毕、支付完成、评价分享,在这整合过程中,客户和商户不断地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交互,银行则是在其中通过四个连接,即连接商户资源、连接商户系统、连接支付、连接数据,形成了线上商户优惠信息发布、个人客户流量导入、线下消费和支付的无缝对接和闭环连接,实现线上到线下(O2O)生态圈布局上的创新。

六)大数据分析使得精准营销成为可能。

对于未来银行来说,应把数据看成一种新的战略资产,银行将从资金管理者变成资金与数据的管理者,建设数据云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通过技术分析的手段,实现客户视图的绘制从而进一步实现精准营销。对于零售客户而言,在开展数据分析之前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数据分析应用的场景。

一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对某次营销活动响应客户的特征并评估客户响应概率,再根据客户响应概率高低圈定营销名单,可有效提升营销成功率,降低营销费用。

二是根据不同客群的特征,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每个客群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或者根据产品寻找高意愿的目标客户,提升客户核心产品持有率,提升客户活跃度与忠诚度,提升客户价值。

三是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测客户沉睡概率,对高危人群提前维护,降低客户流失概率;对已沉睡客户评估激活成功率,提升激活效率。

其次,要规划数据分析的开展步骤。

第一步,客户数据的采集与清洗。这是数据分析的基础,需要大量的数据沉淀,银行积累的大量的客户数据,并且数据质量很高,具备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

第二步,建立客户分析模型与检验标准。例如:客户的年龄、学历、资产情况、持有产品的种类等,检验标准是使用手机银行的次数。

第三步,选取样本客户数据。样本数据一般选择2000-5000个客户,随机抽取。

第四步,对样本客户进行产品营销,根据营销效果,对照检验机制进行打分,并通过算法提取营销成功的客户的特征,优化特征模型与检验机制。

例如:选择2000个客户,对其进行手机银行外呼营销,二周后对这2000个客户的手机银行激活情况进行统计,通过算法分析出,被有效激活的客户特征模型。

第五步,再次选取样本数据,执行(第四步),验证并优化分析模型。一般需要3-5次的样本分析,分析次数越多越模型精确。

第六步,根据优化的分析模型,应用到更大规模(比如说100万户)的数据上,从中筛选出目标客户。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技术与工具。

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有以下几种,“预测型”,包括:分类、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探索型”,包括: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常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括:SAS,IBM SPSS,FICO Model Builder,Matlab, SPlus 等等。

随着数据获取渠道的增多,特别是客户行为属性被陆续发掘,对客户的分析将从客户扩展到客户的习惯、爱好、职业、婚姻、心理特征等方面,这为绘制精确的“KYC”创造条件,也使得精准的客户营销成为可能。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零售银行的转型势在必行,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已经被逐步提出与探索,诸如:规模利润导向转向轻资产轻资本发展;产品销售转向经营客户;金融产品与功能融入场景;金融渠道建设转向综合服务平台等。零售银行转型的核心在于经营理念的转变,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超越传统零售银行思维,追随时代趋势,方能构建新的零售银行新的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赵春艳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