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拥抱金融科技 构筑开放生态 平安银行赋能实体高质量发展

2021-01-19  来源: 金融界   浏览量:
1月15日,平安银行"青年学PAi"与《贸易金融》杂志共同举办了开放银行系列专家论坛。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顺利办信息服务、神州易桥副总裁/CFO傅国林,阿里集团场景金融事业部高级业务发展专家张宇

本网讯:1月15日,平安银行"青年学PAi"与《贸易金融》杂志共同举办了开放银行系列专家论坛。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顺利办信息服务、神州易桥副总裁/CFO傅国林,阿里集团场景金融事业部高级业务发展专家张宇,平安银行派驻交易银行事业部科技团队首席技术官周博,以"金融科技如何助力开放银行生态发展"为议题,从监管治理、转型实践、生态共建等方面,共同探讨开放银行、开放金融的发展愿景。


以开放共享拥抱未来 开放银行建设正当时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与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构建开放生态正成为银行业的新趋势。李健指出,开放银行建设是战略层的决策并非战术方法问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明晰战略目标、实施策略和推进路径,为开放银行建设提供战略指导。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种发展需要,而是一种生存需要。"傅国林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新形势下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数字化手段,使产业链上下游每个企业降本增效,才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平安银行开放银行平台为顺利办提供的智能清分和跨行快付等金融服务,对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非常显著,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业财融合程度,也使得整个公司管理变得更加扁平化。


张宇认为,数字化浪潮兴起,人工智能等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金融业紧密融合,驱动着金融功能的实现形式、金融市场的组织模式和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式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


拥抱金融科技 共建金融服务生态圈


关于开放银行的发展,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就提到"要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那么,具体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身上,该如何构建开放银行的技术与架构?


周博认为,开放银行是碎片化的接口级的服务,做产融共生必须深入到产业生态之中,打通产业链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实现与产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全面链接,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实体、支持实体。由于各种生态的接口、系统、协议报文,以及安全风险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接入的技术上要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实现精准输出。开放银行的技术架构是一个分层的结构,接入层要丰富化,产品服务层可配置化、多元化,只有在这样的架构前提下,才能协助构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生态体系中的每个个人和企业机构提供更专业、更普惠的金融服务。


平安银行开放平台利用统一用户体系,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接入流程、统一安全策略,统一后台运营、统一监控运维,配以沙箱机制,实现客户自助对接、自助开发、自助测试、自助投产。产品层也打通了银行内部零售端,已经集合了电子账户、投资理财、信用卡、支付结算、融资贷款、票据业务、数据服务、算法服务等零售和对公的基础能力,不仅能够提供保证金、电子钱包、扫码支付、智贷、新型供应链、票据贴现、资产池等基础产品,还输出了复工Ⅱ类户、平安易资金监管、财资管理等创新产品,今年还要继续打通集团各子公司,实现全集团产品的综合性输出;服务层建立客户服务机制,主观问题人工服务,制式化问题机器人提供7*24小时服务,实现人工与AI机器人的无缝衔接。


基于现有统一的平台架构、丰富的产品货架,组件式的接入方式,提升了企业二次开发效率,目前平均接入的效率从过去2个月提升到现在的1-2周,最快2天。


截止到2020年12月份,平安银行开放银行已对外输出137大类超过5000个API及H5接口,产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时段的需求,实现标准化链接和定制化链接,日均接口调用量2700多万次。


在周博看来,未来的开放银行有两个核心关键词,一个是"连接",一个"灵活"。即要深入场景和产业链,根据用户按照性质、场景分层分类,聚焦各自的需求和痛点,准确、及时把握客户的行为偏好与风险偏好,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简单自然而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有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本次论坛是平安银行"青年学PAi"举办的数字金融及开放银行系列专家论坛之一,现场嘉宾共同探讨了开放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痛点与未来趋势。"青年学PAi"是平安银行打造的科技前沿与实践研究的共享社区,汇集优秀学者、产业专家和科技精英,围绕前沿话题交流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期碰撞思维火花、促进开放合作。


后续关于数字金融及开放银行的行业交流及学术讨论还将渐次展开,希望帮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开放银行及数字金融,共同推动我国开放银行级数字金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