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文化 >> 正文

金融收藏:瓷器收藏品有“新老”无“真假”

2018-05-23  来源: 齐同民   浏览量:
自从有了 “瓷器真假”之说后,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到现在就没停止过。改革开放后,无论在收藏圈子,还是社会“吃瓜群众”,都在谈论“瓷器真假”,似乎论瓷器收藏如果不谈“真假”,就像没有水平似的。

  本网讯:自从有了 “瓷器真假”之说后,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到现在就没停止过。改革开放后,无论在收藏圈子,还是社会“吃瓜群众”,都在谈论“瓷器真假”,似乎论瓷器收藏如果不谈“真假”,就像没有水平似的。能够谈瓷器“真假”的才是专家、才是行家、才是高人。于是乎,是否能够看瓷器的“真假”,成了判定某人是不是瓷器鉴定专家的主要标志。


  有一次,我在深圳遇到澳门一位收藏人士,聊到元瓷收藏的话题,他说现在元代瓷器假的太多,真品很少。就这一句话我瞬间感觉到他已经被所谓的“鉴宝专家”给忽悠了。我淡淡一笑说,瓷器只有新老之分,没有真假之别。我收藏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件“假”瓷器呢。他听我这样说,一脸错愕,目瞪口呆。


  我告诉他,在中国,瓷器烧造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瓷器就生活用具的意义上说,卫生、环保、无毒,有着金属器皿、玻璃器皿、木质器皿等不能替代的优势。取材方便,制作方法简易,可以大量烧造,满足社会生活需要,所以老祖宗这一发明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出口海外后,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china(瓷器)在英文里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


  自从老祖宗发明瓷器后,烧造就没有停止过。汉魏晋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烧造过大量的瓷器,因为瓷器本来是一种手工艺制品,手工艺匠人的技术都是一代一代传承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瓷器造型多种多样,色釉绘画五彩缤纷,但是其陶瓷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依旧是土与火的“涅槃”,依旧是生活用品。


  查遍中国古代三十六行记载,是没有“古玩”这一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概在清朝中晚期,京城卖文房用品的商人,可能是发现上京赶考的各地文人秀才都比较喜欢古代的东西,博古通今嘛,从古董里寻找灵感。于是,琉璃厂有悟性的商人看到了新的商机:如果从老百姓那里低价买到古董,卖给那些文人雅士以及想附庸风雅的富家子弟,不是可以赚到大钱了吗?先行者的实践果然是财源滚滚来,于是多人仿效,一个新的行业——“古玩行”诞生了。


  商人的本质特征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什么东西在商人眼里都是和金钱挂钩的,倒腾古玩的商人更是如此。要想卖出自己的东西,就是要尽可能地说自己的东西好,到代,(收藏术语,意即收藏品年份好,达到一定的年代)真;别人的东西不好,不到代,假。因为古玩商和一般人相比,毕竟算是对古董懂得多的人,算是行家了,所以他们对某件古董的评判,就被一般人认可了,久而久之,古玩商人就拿到了对一件古董评论是非的话语权,“真假”这个本来不存在的命题,成为一二百多年来古玩行和收藏圈的热点。


  窃以为,宋瓷就是宋朝烧造的瓷器,元瓷就是元朝烧造的瓷器,明瓷就是明朝烧造的瓷器,清瓷就是清朝烧造的瓷器……


  现在景德镇等地仿制的历代瓷器,那就是现代瓷器。(古瓷器仿制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瓷器技术的传承,如果把现代古瓷仿制说成造假,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说法)比如某一件古董瓷器,乍一看,像元代的,仔细看看有明朝的款识等特征,是明朝烧造。那么认识清楚后,就可以认定是明朝瓷器,而不能够认为不是元朝烧造的瓷器,就是假元朝瓷器。


  至于有人说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仿制的大量明朝官窑款识的瓷器,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信。清朝自己烧造的瓷器都用不完,还有必要去大量仿制带有明朝年号瓷器吗?再说了,大清灭大明并夺取了国家政权后,坚决地控制打击危害大清统治的言论和行为,任何人有“反清复明”的言行就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一经发现就要课以重刑甚至被诛灭九族。试想,景德镇哪个瓷器匠人、清朝哪个官员敢明目张胆大量烧造写着“大明成化”“大明嘉靖”“大明万历”文字的瓷器呢?


  但是,由于古玩商心里想的是“利益优先、金钱至上”,所以恰恰就是犯了这一低级的“指鹿为马”(不排除古玩商本来就分不清楚鹿和马)的错误。因为古董评判话语权在他们手里,所以,谬误也成了 “真理”,这个“真理”被一代代误传、流行。


  改革开放后的古旧市场上,买卖方说真说假是为了讨价还价,影响并不是很大,人微言轻嘛。但是如果社会公知、鉴宝权威在电视等媒体上讲“民间收藏大部分是假的”,其误导的就是全国国民了。错误认识论、错误的舆论导向,不但削弱了国人对老祖宗瓷器遗存认知的自信,还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大局的因素。当今国人小到七八岁、大到七八十,谈到古董瓷器,就问“真的假的,值多少钱”的现象,应该引起每个中华儿女的深思和反思了。


  瓷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china”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收藏、研究瓷器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走出认识误区,返璞归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到来!(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