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消费金融 >> 正文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持牌消金将扮演什么角色?

2020-08-24  来源: 一本财经   浏览量:
后疫情时代,新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的一支生力军,“消费金融”再次成为热

本网讯:后疫情时代,新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的一支生力军,“消费金融”再次成为热词。


从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至今,十年来,中国消费金融经历了摸索前行、快速增长、整治规范和转型发展阶段,行业也从前期的快速开拓逐步回归理性,开始从追求规模、速度的外向式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称,预计2019到2020年消费金融市场每年增速在8.7%左右,在此增速下,到2024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


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个十年,谁将引领市场成为风向标,时间会给出答案。


01 第一个十年:先行开拓


消费金融在我国的成长史,是一部肩负重任和希望的奋斗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内需和消费拉动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为加大金融对扩内需促消费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2009年,中国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确定先行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消费金融正式登上中国金融舞台。


消费金融公司,这个在西方世界已经存在了400年之久,但在中国仍是新鲜事物的金融机构一亮相,便引起各方关注。


肩负着“金融创新”和“刺激消费”双重使命的第一批“吃螃蟹”的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前进,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以中银消费金融为例,该类公司发挥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不仅满足了消费者信贷需求,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今,消费金融已经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渗透到了消费的各个领域。”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这要感谢中银消费金融等先行者的探索和开拓,它们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积极的作用,才有今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可喜局面。”


十年后的今天,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密集落地,让如今遍布全国的消费金融公司,真正身处更为广阔的市场之中。


在发展过程中,中银消费金融从最初的探索线下面签模式,到现在的逐步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营销服务体系,形成了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为主,场景商户、金融机构协同为翼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并加速向轻资产、轻投入、轻人力的轻型化消费金融发展模式转型。


“作为对传统商业银行业态的重要补充,消费金融行业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实践,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和市场活力。”中银消费金融党委书记、总经理田红艳分别用“创新、速度、规范”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消费金融过去十年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植入消费场景与技术创新融合,催生出不同模式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各个发展因素都不断在快车道上快速发展,也让整个行业焕发全新活力。


“在经过行业快速发展以后,消费金融公司能否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狠抓合规经营、加强合规经营,是整个行业能否保持可持续稳健发展道路的基石。”田红艳称。


作为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股东方由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六家构成。


中银消费金融一手连接金融,一手连接消费,专注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推出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共同促进金融和商业两大业务领域的发展。这一成功模式,也被众多业内后来者效仿。


据统计,十年来,中银消费金融累积服务消费需求近2000亿,服务客户近4000万,与涉及家装、教育、电子消费等数十类消费场景的200余家合作方进行消费金融合作,为促进居民消费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产品创新方面,中银消费金融深耕教育培训、租房装修、医疗健康、车后市场、婚庆旅游、3C分期等六大场景消费领域。其独创“线上+线下+O2O”的三线融合的展业模式,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重构产品、服务、体验环节,推动各细分场景深度融合,打造“金融+科技+生活”场景金融生态圈。目前,中银消费金融的场景普惠业务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近200个城市,“普”及全国各年龄层次的消费者。


02 下一个十年:格局重塑


近期,在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助推下,新兴消费新模式潜力不断释放,给消费金融市场添了一把新火。平安、小米、美团等巨头纷纷入场,抢占市场新机遇。纵观当前消费金融市场局势,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形成了银行系、产业系、互联网系等派系。


“当前,众多互联网流量巨头入局,表明市场整体对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前景普遍看好,行业吸引力较强,这也将加快消费金融行业格局重塑。”田红艳表示,新入局者的加入和多方力量的崛起,将有助于各类消费金融公司良性竞争,扬长避短,共同发力做大消费金融市场,共同服务好长尾客群,大力推进和践行普惠金融。


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巨头平台优势明显,能够为消费金融探索更多场景应用。同时,互联网体系内尤其是金融科技巨头,其先进的科技水平对推动数字化消费金融、智慧型消费金融功效明显。“未来,持牌机构、科技实力强的公司会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是巨头们的不断入场,另一方面,存量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巨头新入场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田红艳认为,存量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采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应对策略:首先要继续发挥国有大行背景的底层基因带来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其次,持续推进“场景金融”新生态,完善场景业务生态体系和获客体系建设;最后,立足公司业务改革与转型,加快“金融+科技”建设,加快建立线下线上融合、以线上为主,线下代理分销、线上自营获客、线上场景合作、线上线下母行联动“四位一体”的高质量业务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基于对“科技+场景”的深度理解和思考,中银消费金融已持续在移动化建设上投入探索,统一自有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资源,利用统一线上入口进行全产品的全流程服务。同时,中银消费金融还积极与今日头条、京东、新浪等互联网巨头进行深度的纯线上合作,加强线上消费金融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线下,在教育、健康、家装、车装等行业,中银消费金融利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现场提供申请、后台远程审批服务,及时为客户提供便捷消费金融服务。


“如果前一个十年是消费金融飞速奔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一个十年就是行业格局重塑、规范发展的十年。”展望未来,田红艳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新技术广泛应用、新时代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的多重利好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坚持科技场景赋能、持牌合规经营、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金融公司,才会在行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而数字化、科技化、移动化技术运用信息获取成本低、效率高、普惠性强等特征赋能消费金融,将成为拉动消费金融业务的重要力量。


“可以说,未来,消费金融以科技驱动的特征愈发明显,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智能设备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抓住技术创新优势,构建新核心竞争力,运用技术力量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才是在未来消费金融市场生存的不二法则。”


当下,无论从政策支持,还是市场环境,抑或行业未来发展前途来看,以金融科技创新为发展源动力,践行普惠金融,都是一个有目标、有想法、有责任的消费金融公司应努力发展的方向。中银消费金融也将在合规完备的基础之上继续修炼内功“二次创业”,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目标,切实做好消费金融服务之本,与行业并肩,运用科技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升级,为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实施持续增添动力。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