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期货信托担保 >> 正文

有人找你帮忙贷款吗?小心被坑了!

2017-06-23  来源: 正北方网   浏览量:
贷款风波席卷全国,裸贷把戏刚下台,帮带节目又上演。大学生需学会辨识虚假利益,捂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本网讯:一直以来,校园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裸贷风波还未平息,又来个“帮贷”。近日,呼包鄂50余名大学生出卖个人信息帮别人贷款,以此收取“好处费”,不过,最终,好处费没收到却欠下一笔债。

帮忙贷款  呼包鄂50余名大学生受骗

6月13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警方经侦部门接到50余名大学生报案,称被一名女子骗了。接警后,东胜区警方对这起诈骗案件立案侦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贾某(女,20岁,东胜人)对朋友、校友称自己在某公司上班,公司每个月都要考核业绩,如果考核业绩不佳,就没有工作了。她让大家帮忙从网络贷款公司的APP上刷单贷款(即让大学生下载APP贷款软件,按照软件要求注册账号申请贷款。贷款公司将申请下的贷款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给受害人),帮助她完成业绩,并称可以获得现金奖励,不用偿还贷款。之后,她骗取受害人用身份证向多家贷款公司贷款3000元至2万元不等,受害人再将贷款打给她,她给受害人几百到千元不等的好处费。但是,贾某并未按承诺将款项定期偿还给网络贷款公司。网络贷款公司雇佣催债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催债,多名大学生无法还款,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贾某迫于警方压力,于6月13日投案自首。

警方经初步查证,受害人涉及呼包鄂三地的50余名大学生。贾某作案达60余起,涉案金额70余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调查取证中。

小心以好处费为诱饵的“帮贷”骗局

穿名牌、买名包、吃高档餐厅……如今大学生消费观念越发超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这对每月生活费的要求有所提升。生活费不够用又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怎么办?“校园贷”、“帮贷兼职挣钱”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注意。

近几年,针对学生群体的校园贷成为网贷平台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有统计显示,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截至去年规模已突破800亿元。

近日,济南女大学生也引发了一波借贷风波,不过,不是该女大学生借贷,而是通过出卖她的个人信息帮助别人贷款,以此来收取“好处费”。

这名女大学生告诉记者,第一次,她还收到了3900元的“好处费”,但第二次,好处费没了,借贷人也不见了,最终,她面临着每月还贷4000元的状况。

“只要提供身份证、在校生学生证,帮忙办一下手机的分期付款业务,对方负责后期还款,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的报酬。”在一些QQ兼职群、大学楼梯口中,这类“帮贷”信息非常常见。

记者了解到,此类针对大学生的“帮贷”陷阱往往以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帮忙贷款。先做“小单”并支付好处费让你尝点甜头,得到信任后逐渐增加帮贷的金额,最后携款消失,这是此类诈骗一贯的套路。

校园网贷的这些“坑点”,你了解吗?

起点“急缺钱”

记者查阅多篇公开报道显示,校园网贷悲剧中不少人都是因“急缺钱”而开始,如创业中出现亏损、因虚荣购买电子产品等。

诱惑门槛低

记者调查发现,在非法校园网贷的宣传中,贷款门槛非常低,如征信有问题都能申请、不用还钱甚至还能挣钱等。

渠道网贷群

记者发现,在QQ群中搜索“借贷”“借款”“今借到”等关键词,都能搜索到数十个QQ群,记者加入多个群发现,群消息中很快有多人发布贷款广告,与小菲给记者看到的群消息也非常相近。

帮凶“杀熟客”

校园贷学生中介的现象,且“抽成”相当丰厚。公安部门的调查显示,通过校园广告了解到网贷平台的占64%,通过业务员推销的占38%,通过同学、朋友推荐的占72%,通过电视、电话、网络广告知道的占34%(多选)。虽然并非所有熟人都有意害人,但熟人传播已经成为主要传播渠道。

学生如何防范被骗贷?律师有话说

湖南卓进律师事务所张倩认为,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其他市民,千万别贪图小利将个人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借给他人,以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在与信贷公司、分期付款网站签订协议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协议内容,并看清每月最低消费额以及消费期限等,恶意不履行协议还可能构成合同诈骗,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今年株洲市“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对由“校园贷”带来的后果表示忧虑,呼唤出台相应法律对其进行规范。比如“校园贷”平台绝对禁止向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放贷。年满18岁的在校学生,如无经济来源的话,要取得其家长或监护人书面同意,否则也不得向其发放贷款。

【他山之石】

重庆:向学生贷款须家长书面同意

据悉,深圳和重庆均已出手整治规范“校园贷”。其中,去年8月,重庆市金融办、教委等部门联合发文,规范校园网贷行为。其中包括:不得仅凭学生身份证、学生证等低门槛方式发放贷款;向学生发放贷款前必须征得家长、监护人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不得发放用于学生生活学习必需品以外的贷款或直接向学生提供现金;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义变相发放高利贷;不得在校园开展网贷营销宣传活动;不得在线上开展虚假片面营销宣传活动,误导学生借款行为;不得使用非法手段暴力催收;不得有泄漏、恶意曝光或非法使用学生个人信息的行为。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