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高层声音 >> 正文

杜晓山:疫情冲击下如何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2020-03-27  来源: 内蒙古金融网   浏览量: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工复产的困难给我国中小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也是对我国金融行业的一次重大考验。

本网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工复产的困难给我国中小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也是对我国金融行业的一次重大考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大中小银行、互联网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的数据、技术和平台优势,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主体的融资需求。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


  《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我国中小微企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分布更趋合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杜晓山:根据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所受疫情影响,预计58.05%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为渡过难关,22.43%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21.23%的企业准备贷款,16.20%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13.58%的企业股东自己增资,还有10.16%的企业选择民间借贷。当然,企业可能会同时采取多种途径渡过难关。关于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诉求,50.2%的企业希望政府在社保、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支出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21.33%的企业希望减免税费,希望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企业占比12.48%,还有10.16%的企业希望适度延期偿还贷款或豁免部分债务。


  另外,根据经济日报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课题组于今年2月全国2240个小微企业样本(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约各占一半)展开的问卷调查,已有近八成小微企业业绩相比正常状态变差,主要原因是交通管制和下游客户需求减少,以及上游原料供应不足。其中,个体工商户经营绩效变差占比高达84.3%。从整体上看,规模越小的企业业绩变差比例越高。依靠自有资金,大部分小微企业难以维持超过3个月的运营。相对而言,个体工商户或规模较小企业选择关闭企业的比例明显要高。


  此问卷关于小微企业贷款调查显示,如果因资金流问题想向银行贷款,最大的困难是抵押物不足。面对疫情,小微企业最希望政府采取的行动是减免税费(60.76%)、直接补贴(48.88%)以及增加贷款和贴息(33.57%)。对于国家近期放宽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政策,有超过一半的小微企业并不很了解。


  中泰证券金融组在一项报告中认为,目前来看,受疫情负面影响较大的信贷占比17%,疫情一般负面影响占比18%,疫情中性影响占比58%,疫情正面影响占比7%。


  疫情发生以来,餐饮、服装、商品零售等店铺有的无法开工营业,有的门庭冷落。不仅收入骤降,还需承担物业租金、人工等运营成本。中小微企业主们面对的,一面是企业停摆、营收为零,另一面是各种硬性成本支出不可避免。在批发零售、餐饮、旅游、酒店、加工制造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中,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现金流上的巨大压力,需要金融支持。对于以长尾客群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这也意味着短期内他们将面临逾期率、资产不良率升高的压力。


  《金融时报》记者:疫情发生后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来帮助中小微企业,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杜晓山:我国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我们应巩固和拓展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统筹做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条件。至今,多部门出台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最近陆续落地的多个金融政策在力促信贷“扩总量”的同时,强调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支持。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和安全防范。


  2月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为暂时遇到困境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延期还款、利息豁免、提高贷款额度等核心举措。


  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指出,要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应赔尽赔快赔。


  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有关情况,用真金白银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和发展。主要措施有:降低税费、增加贷款、下调利率、贷款展期、提供相关保险保障和放宽相关政策等。


  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应对疫情影响 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在疫情期间从事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业个体经营者,将依法予以豁免登记,除减免社保费用、减免税费、减免房租,以及电气“欠费不停供”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外,还将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在便民服务方面,工信部联合中国政府网在国务院手机客户端开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库”,让广大中小企业能够知晓政策、用足政策、享受红利。


  《金融时报》记者:通过这次疫情的影响,今后金融机构应当如何调整与完善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


  杜晓山:近几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有了较大发展。此次疫情加速了互联网经济的渗透,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线上服务优势更为凸显,数字化经济融合发展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由于疫情管控,一般人员间的接触和流动大幅度降低,基于移动数字终端的线上商业模式变得更为活跃,大众也主动或被动的更接受和习惯在线服务的模式,彰显出数字经济发展的价值和潜力。而且从长期看,服务小微企业的线上化数字化普惠金融业务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金融机构也在及时调整与完善业务模式和运营方式,疫情之下,一些金融机构为消费者加强了在线的“非接触式”业务,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以科技为内核的线上金融服务,主要通过视频面签、线上信用审核、自动化流程、智能风控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可靠的金融服务,从而在疫情特殊时期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受困企业做好金融支持。从具体实践看,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来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行业痛点;新兴的金融科技行业强化技术优势,并寻求与传统金融的合作。有专家表示,这次疫情期间,部分传统银行的贷款业务多有停顿,但网络银行如新网银行的小微贷款申请并没有下降。蚂蚁金服的数据也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打算向网络银行借款。


  做好线上业务,金融机构首先需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实力,加强研发投入。金融机构业务制度和业务流程也要相应调整,使之适应线上办理业务的需要。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互动,加强数据共享。小型金融机构一般自身缺乏研发投入,可以与有公信力、有诚信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提高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在这些方面,已有不少的实践探索和成功案例。例如,去年底,上海市政府部门8家单位就已经联合开放了首批300余个普惠金融相关数据项目,实现了纳税、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市场监管、发明专利、科创企业认定、环保处罚、商标、司法判决等信息,再通过上海市大数据中心集中面向商业银行开放,从而打通了政府和银行间信息壁垒。


  监管部门同样需要做出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监管要适应形势和线上办理业务的变化,对电子单证、电子影像、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的合规性、合法性应充分认同,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促进线上办理业务更顺利和更便捷。


  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利用这段时间来发展金融科技,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非常好的机遇。监管部门需要适应这种发展需要,去思考监管科技如何更加数字化、智能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科技金融发展的需要。


  同时不可忽视,在运用科技支援疫情防控、推进数字经济业态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安全和风控问题也尤为重要。线上需求越是急迫,越是要保障交易安全和数据安全,越要注意消除产生金融安全事故的隐患。在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应提高各类业务的审核效率,简化流程,但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流程仍应严格审核。此外,应采用访问控制、加密等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未经授权被他人使用。严格限制对数据库操作的权限,避免金融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扰乱社会秩序。


  《金融时报》记者:未来我国小贷机构是否也要转变发展方式?您认为小贷机构运营模式的方向是什么?


  杜晓山:我国的小贷机构也要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转变适宜的发展方式。目前业务模式已从上世纪90年代采用全手工运营发展到今天的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模式。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正常运行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类群体的贷款覆盖率分别约为25%和16%,而在更为小额、分散的自雇经营者中,比例更低。这意味着,依旧有大量的小微经营群体未获得信贷服务。2019年,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我国金融行业存在从业机构种类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过度竞争”与“服务空白”同时存在的形态单一的现状。


  根据最近“蚂蚁金服线上小微调研”,80%的小店表示面临资金缺口,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有资金支持的话,自己可以度过疫情难关。但是,如何保证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信贷支持并非易事。数据显示,约半数的受访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而且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经营者以前从未获得过银行贷款。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企业和中小银行、互联网银行的数据、技术和平台优势,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这有利于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增加市场活力,稳定就业,降低疫情冲击对低收入人群的不利影响。


  小贷行业与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等严重受疫情影响的群体实际上也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真正愿意深耕普惠金融着眼长远发展的规范小贷公司要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自身战略和内部管理的反思、调整和提升,顺应不同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和风险偏好,围绕行业特点、风险表现和发展趋势,一户一策的开展企业贷款风险甄别和评估,对于医疗、在线教育等行业加大投入力度,对于暂时受疫情影响但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予以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放水养鱼”服务。要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围绕生命周期特点分类施策,做好贷后管理工作,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小贷行业也应运用多途径措施,加大对在线服务模式的应用创新,推动自身线上服务转型。(稿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宿波)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