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村金融 >> 正文

“输血”+“造血” 科技有效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2019-11-14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浏览量:
截至2018年年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年年末高8.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143亿元;

本网讯:“截至2018年年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年年末高8.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143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5.06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高1.1个百分点。”这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中所公布的关于小微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贷款的一组数据。


通过上述数据能够直观地看出,各类小微贷款增速较快,投向小微以及“三农”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加。


自2015年国务院下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关于“三农”的一系列详细政策相继落地,有效提升了涉农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资金短缺的问题,提高了农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科技与金融不断深度融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丰富了农村普惠金融的产品体系。


目前,已有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层涉农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新型金融机构较深入地涉足了农村普惠信贷服务,金融科技公司间接提供融资支持的扶贫涉农项目也越来越多,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仍然是涉农贷款的主要来源。


作为服务“三农”的载体,农村普惠信贷在带动农村脱贫、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繁荣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运营模式来看,基层的涉农金融机构仍主要采用的是由信贷员主导的信审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普遍缺乏信用记录、信息标准化程度低、软性信息多、线上化渗透率较低的地区。


友信研究院《2019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提出,除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农村商业性普惠贷款外,新型金融机构已成为重要参与者,进一步帮助农户发展产业,防止返贫。


从新型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模式来看,在早期尝试过打造农村普惠金融全产业链生态圈,为农户直接提供融资支持以及物流、销售等渠道服务后,开始转向以扶贫、便民为目标,与当地企业及政府合作的技术、渠道赋能模式。


京东数科就是其中一例。“我们最初的发展理念是低线市场的普惠金融。”京东数字科技乡村业务总经理杨建鹏表示,“京东惠民小站体系的出发点是做低线人群的普惠金融业务,把好的金融产品带给低线市场的人群。但做下来后发现,整个低线市场还是‘金融荒漠’,金融是低频产品,由于商业不发达导致金融业务在低线市场的应用非常少,难以有效的粘住客户,后来我们开始对接农产品上行服务、物流服务、广告服务等。”


事实上,在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也是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主体所提供的扶贫小额信贷和商业性普惠贷款直接为农户“输血”,帮助其有充足的资金采购种子、牲畜、饲料,自营发展种植、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贫困户脱贫。而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寻求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发挥自身在技术、物流、服务、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农户“造血”,两者都在有力推动脱贫的进程。


可以看到,金融科技公司也在进一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进信贷类业务。杨建鹏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原来在低线市场不太好做的普惠金融服务,现在可以慢慢推进或试行。例如,贷款业务和分期付款业务之前对抵押物要求严格,目前,平台可以通过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进行虚拟授权。现在有很多的低线人群拿到了几千元乃至几万元的京东“金条”和“白条”授信,不用进行任何抵押,借助互联网来推进普惠金融。


实践证明,传统的金融机构也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动农村普惠信贷业务贷审环节的信息数据化,提高信贷流程的效率,减轻对人的依赖,解决信贷规模化的痛点。对此,《研究报告》认为,通过深化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风险识别难”“作业成本高”两大突出问题。通过对客户数据的全面挖掘和深度分析,强化反欺诈和风险预警等风控水平,从“凭经验判断”向“用数据说话”转变。


未来,庞大的农村市场仍然大有可为。除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突破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不健全仍然是现阶段农村普惠信贷发展的主要困境。对此,《研究报告》建议,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户信息采集力度,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创建农户信用库,不断扩大农村信用评级覆盖面,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对农户信息进行多维度分析,不断升级农户信用库,提高农户信息数据在各个金融机构间的共享能力,切实解决农村普惠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农户的贷款可得性。

(责任编辑:张旻)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Nmg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内蒙古金融网版权所有

邮箱: cfp05@163.com   联系电话: 0471-4952235   传真: 0471-4952269

常年法律顾问:内蒙古若辉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刘富玉  电话:15024934110

                                                           高级合伙人 李文静  电话:184048233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08100000号-1

·内蒙古金融网络传媒中心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金融内蒙古微信公众平台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蒙域在线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