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2023-01-09 来源: 金融时报 浏览量:本网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实际上,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对做好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的助力是很关键的一环。从实践来看,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纷纷瞄准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村普惠金融,让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走进农村、服务农民,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空间大
农村普惠金融在传统模式下往往面临地域发展不均衡、覆盖面不足、商业可持续难实现等难题。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客群天然信用资质弱、业务模式难以复制放大等原因,以“三农”客户为代表的普惠金融群体在经济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比较容易受到金融服务的排斥。
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三农”普惠群体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精准施策,积极引导金融活水有效流向农村地区。此外,随着城乡金融环境的改善和基础金融服务的进一步普及,“宽带下乡”、5G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乡村金融方面新服务、新产品持续涌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虽然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还很大,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虽然目前我国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提升,金融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但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等仍不够完善,多数农村居民互联网参与度低,金融素养不高,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农村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和风险评估并提供匹配的金融服务。此外,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具有碎片化、小额化、周期长的特征,部分金融产品与农村金融服务还不相匹配,针对性有待加强。
数字金融提升融资可得性
实际上,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本身就是重要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包括支付、信贷、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弥补传统金融服务城乡供给不平衡的缺口。
相比传统金融方式,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实现服务对象的下沉,更好满足乡镇小微企业和个人分散化、小额的资金需求,为农民创新创业提供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整合农户信用信息,进一步提高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能力,提升涉农主体融资可得性。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合作,开发线上惠农金融产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办理贷款,利用多种支付方式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也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发“金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交易市场+家庭农场”融资模式,运用数字金融平台对供应链上的农业企业、农户提供融资服务;还有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发放公益助农免息贷款的方式,为乡村引入金融活水。通过企业贴息的方式,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村人群提供免息贷款,帮助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民宿旅游、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特色乡村产业,助力农户致富。
比如,陆金所控股通过“普惠金融+乡村多维振兴”模式助力乡村小微群体的长期融合发展。通过开展“金融+女性”“金融+产业”“金融+文化”“金融+‘双碳’”等普惠金融实践项目,推进多个公益项目落地。据介绍,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通过各类行动,累计协助超300位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及农创者获得资金超1.33亿元,覆盖14个省份约40个县域,带动周边超1万人,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种农业类型。
技术赋能产业助农发展
在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为涉农主体提供直接的信贷服务外,科技能力较强的机构还通过输出数字技术为农村产业发展赋能。业内人士表示,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长尾效应,通过技术赋能将数据潜在价值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进而带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增值。
比如,有消费金融公司参与到乡村温室大棚的数字化改造中。消费金融公司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数字化设计、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等手段,使用光照强度、日照参数、土壤温湿度等传感器,对大棚内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分析,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建成数字化大棚项目,为脱贫户提高生产收益,同时带动本地村民实现就业,促进区域温室产业发展。
还有消费金融公司依托自身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禀赋参与农村土鸡养殖项目。通过启动实施智慧林下养殖项目,自研智慧养殖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AI自动体重监测、AI鸡群数量监测、体温疾病检测、鸡舍环境监测等手段,对养鸡场进行数字化改造,有效解决了散养土鸡行业痛点和传统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为进一步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消费金融公司还与本地农业龙头企业联合,发挥其市场优势,帮助农户解决销路问题。
内蒙古金融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金融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金融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金融网)”的作品,内蒙古金融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普惠金融进乡村!宁夏银行金融活水2023-03-21
- 深耕金融科技 以人工智能助力普惠2023-03-20
- 传递普惠金融温度 共筑诚信消费环2023-03-15
- 今年内蒙古计划筹建 1.1万套保2023-03-10
- 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做好“小而美”2023-03-07
- 【数字普惠】 法定数字货币与普惠2017-02-20
- 郭震洲: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普惠金融2017-02-22
- 【普惠】新型金融服务企业是普惠金2017-02-24
- 行业迎春天PPmoney深耕数字2017-02-27
- 数字普惠‖技术红利将推动数字普惠2017-03-02